大暑有什么风俗和讲究?
1.饮伏茶伏茶,顾名思义,是三伏天喝的茶。古时候,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,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,免费给来往路人喝。每个凉亭里都有专人全天煮茶,保证供应。
2.吃荔枝
据记载,在福建莆田,人们喜欢在大暑这天吃荔枝的习俗,本地叫“过大暑”,荔枝是莆田的特产,在大暑前后,正是荔枝成熟的时候,因荔枝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维生素,莆田人在大暑这天,会将鲜荔枝浸在冷井水里,想吃便取出来吃,这时候吃荔枝,最惬意、最滋补,所以民间就有说在大暑这天吃荔枝和吃人参的营养价值一样高。
3.晒伏姜
“伏姜”又称为伏姜茶,源自中国山西,河南等地,指的就是在三伏天时,人们把生姜切成片或者榨成汁后,与红糖搅拌在一起,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,于太阳下晾晒而成的饮品。在古时候,每到长夏之际,天气炎热,酷暑难耐,人们除了扇子以外,并没有其他的避暑工具。特别是一进入到伏天,人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煎熬,为了避暑,人们就喜欢吃一些寒凉之物。
4.吃仙草
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。仙草又名凉粉草、仙人草,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,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。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,被誉为“仙草”。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,广东一带叫凉粉,是一种消暑的甜品。烧仙草本身也可入药。民谚:六月大暑吃仙草,活如神仙不会老。烧仙草是台湾着名的小吃之一,有冷、热两种吃法。烧仙草的外观和口味均类似粤港澳地区流行的另一种小吃龟苓膏,也同样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。但这款食品孕妇忌吃。
5.送大暑船
送大暑船是大暑节的一个民俗活动,大暑船则要在大暑来临之前赶造成功,大暑这天,送大暑船的习俗是浙江省台州市椒江葭芷一带的民间习俗,意思就是祈求祛病消灾,这个习俗是源于清同治年间,当时台州葭芷一带常有病疫,特别在大暑前后比较严重,当时人们认为是五圣所致,于是就在葭芷江边建立了五圣庙,当时只要有人有病有灾了都会去到庙里祈求祛病消灾,要是祈求的愿望实现了,便会用猪羊等供奉还愿。
大暑期间怎么降温?
1.及时补充水分成年人一天需要喝八杯水,在大暑时期更要补充水分,喝水时也有讲究:口渴时不要暴饮,要缓缓喝下;喝水时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盐,以补充流失的盐分;同时喝热水比和冷水要好。
2.吃解暑食物
作为传统解暑食物,绿豆汤简直就是夏季的标配了。除了一些体质虚弱、脾胃虚寒不适合喝绿豆汤的人群,其他人一般都可以通过喝绿豆汤解暑。大暑时节要吃苦,苦味食物也是夏季食物的优选。苦味食物不仅能够清热,还能够帮助解热祛暑、消除疲劳。所以,日常生活中不妨吃点苦菜、苦瓜等苦味食物,帮助解暑。
3.不要剧烈运动
夏天可以说是户外运动最好的季节,也是最坏的季节,所以对于那些外出运动的朋友,首先尽量在3点以后出门,其次在运动过程中强度不要太高,我们是去运动强身健体,不是打仗。
4.避免高温出门
从中午到下午3点左右,天气是非常炎热的,尤其是在下午2点,在一些大城市气温高达39摄氏度以上,所以避免高温出门,避免长时间滞留于高温环境中。